江西省非遗小镇申报公告
夏畈镇地处瑞昌市西北部,地域面积4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个社区,人口18000余人,交通便捷,有武九铁路、武九客专、杭瑞高速、351国道穿境而过,南接南昌,西联武汉,距离湖北阳新、武穴10多公里;县道公路瑞(昌)码(头)干线贯境而行,南连市区,北接长江码头,铁路、公路、水路货运联为一体。镇区商业、邮政、电信、金融、信息、电力、文化、教学、医疗等企事业服务单位一应俱全,2018年财政收入达8675万,是瑞昌市经济强镇。
夏畈镇历史文化攸久,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数量较多,是瑞昌市乃至九江市非遗文化大镇。境内有保存完整的“商周时期古铜矿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早、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一处大型铜矿遗存,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历史地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上,有一直在传承的“剪纸、纸扎、刺绣、布帖花、漆画、铜塑、铜雕、布雕、木刻、木雕、竹编、宫灯”等民间工艺类非遗项目;有一直在传承的“汉剧、采茶戏、黄梅戏”等戏剧类非遗项目;有一直在传承的“秧号、彩莲船、跑马灯、龙灯、丝弦锣鼓”等民俗民间音乐类非遗项目;还有“书法、诗歌、武术、医药”等传统文化类非遗项目等。
夏畈镇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镇,也是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大镇。境内有有公元610年建的“五祖庙”,三国后期建的“宝龙寺”,1910年建的“三十六檀”,民国时期建的“都天庙”和不同时期建的“菏塘寺、盘龙寺、周老师坛、苏佛寺、龙王庙、普泽寺、澜大仙、盘龙庵、阑仙寺”等十三处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场所;有“义门陈氏始祖伯宣公陵园”,是一部刻有千年岁月的书,记载着许多历史故事,承载着义门陈氏后裔的文化积淀,是宝贵的文物古迹;有“夫山矿山公园和铜岭国家遗址公园”;有200年至500多年的“古樟树”50多棵;还有始建于1970年的“四九一特种装置制造厂”。现该遗址的厂房及其它房屋保存完好,建设史料和厂史资料匀有清楚细致的记载,是我国现今保存完整的一处70年代军工建筑遗存和军工建设史上的文化遗产。
夏畈镇素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的习俗。瑞昌剪纸,一直依托夏畈镇剪纸辐射九江地区,乃至江西省及周边省市。1992年,瑞昌市被江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之乡”,1993年,国家文化部授予瑞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荣誉称号,2006年,瑞昌剪纸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瑞昌剪纸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011年、2014年瑞昌连续被文化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8年,瑞昌市被江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之乡”。2018年,瑞昌剪纸被列入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近年来,在夏畈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瑞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保护传承“瑞昌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瑞昌剪纸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先后引进投资建设了“铜岭生态农庄”、“宝龙山庄”和“瑞昌夏畈剪纸小镇”等项目。其中:“铜岭生态农庄”,占地800余亩,是学习体验瑞昌剪纸和了解农耕文化的研学基地,2014年农庄“铜花岭“松针土鸡蛋获第十届江西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金奖,2016年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后稷奖"为江西参展团获奖的单位和品牌、2017年获中国一乡一品网络博览会“名优特产品金奖”。
2020年,在以剪纸小镇项目相继建设的同时,加快剪纸产业和非遗研学旅游市场建设,加大剪纸产品开发创新、生产销售,以发展剪纸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生产性传承保护为目的,形成对非遗产品市场的影响力,从而拉动相关非遗项目的建设性投资和融合发展。在剪纸与旅游融合项目的运营中,力争年底实现研学游达10万人次以上。
按照非遗小镇“产学研游”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对规划区域环线道路、南阳河两岸一线道路和城区街道路网道路,进行勘探设计、立项审批和改造建设。同时按照区域内的土地性质,在不占用耕地和改变耕地的使用性质的基本条件上,进行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等项目规划设计。
2021年,在以做大剪纸产业链、企业品牌和产品市场规模的同时,着力剪纸艺术设计水平,剪纸工艺创新水平,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利用剪纸的装饰功能和对文化的展示功能,剪纸的生产力和对文化艺术的融合力,展开剪纸与文化题材结合,剪纸与图片图像结合,剪纸与书画艺术结合,剪纸与装修装饰结合,剪纸与灯饰灯具结合,剪纸与动漫结合的创意产品开发。打造以剪纸为载体,以文化连接剪纸展现,艺术连接剪纸发展的智慧剪纸文创资源。
并通过剪纸与文化融合的产品开发,为“四九一厂军工遗址”建设成文化艺术展示展览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项目,提供博物馆需要配置的文化资源;为非遗小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亮点的剪纸文化城,提供给酒店、宾馆、民宿、乡村街道、旅游景区所需要装饰的文化创意产品。使剪纸小镇尽快形成文化资源配置和相关项目建设速度,并以提供建设项目的文化资源优势,扩展项目招商引资和引进企业投资合作,为非遗小镇建设打通投融资渠道。
2022年,按照“产学研游”发展的商业模式设计,建设完成剪纸小镇所规划的建筑项目,开展对非遗项目传承人和非遗工艺品类进行招商引进入住,形成以剪纸为引擎的非遗文化产业聚集区和产学研游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实现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驱动力,以非遗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达产、城、人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兼顾的发展效果。力争年底实现研学游达50万人次以上,产学研游综合收入达2亿元以上。
同时,对“铜岭国家遗址公园、铜岭生态农庄、夫山矿山公园、义门陈氏始祖伯宣公陵园”区域的文化和旅游服务项目,“四九一厂军工遗址”的文化艺术展示展览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项目,“宝龙山庄”区域的“茶文化、宗教文化和书法、诗歌、武术、医药”等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项目,形成招商引资和投资建设。